#热问计划#
北宋名臣范仲淹在《严先生祠堂记》中写下"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"时,已然步入知天命之年。
这位历经宦海沉浮的智者,
用后半生的抉择告诉我们:
人生暮年最珍贵的财富,不是功名利禄,而是筛选后的社交圈。
当我们鬓角染霜,
主动与四种人断交,
恰似秋收后除去稗草的麦田,
看似清冷,实则饱满。
一、远离"晴雨表"式的势利眼
春秋时期的管仲曾言:"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"
展开剩余86%春秋时期的管仲曾言:"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。"
这话本是用来说明经济基础决定道德水准,却被某些势利之人奉为圭臬。
南朝梁武帝时,有位门客因主人家道中落而另攀高枝,临行前留下"宁为玉碎,不为瓦全"的托词。
当主人后来东山再起,此人又腆着脸求见,被梁武帝斥为"三姓家奴"。
北宋文人苏轼与方山子相交的故事,恰成鲜明对比。
方山子本是将门之后,因科场舞弊案被贬为平民。
苏轼被贬黄州时,方山子已隐居岐亭山。
二人常于月下对饮,方山子总以粗陶碗盛酒,笑言:"真味在藜藿,何须琥珀光?"
苏轼在《方山子传》中感慨:"此岂无得而然哉?"
真正的情谊,从来不需要用权势的砝码来衡量。
明代思想家吕坤在《呻吟语》中写道:"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"
明代思想家吕坤在《呻吟语》中写道:"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"
当我们老了,那些随着地位起伏而忽冷忽热的关系,就像春日的柳絮,看似热闹却根基浅薄。
不如效仿王维"晚年惟好静,万事不关心"的豁达,让社交圈回归生命本真的温度。
二、避开"双面绣"式的小人
《庄子·列御寇》记载,郑国有个叫伯昏无人的人,能"御风而行"。
弟子列子想拜师学艺,伯昏无人却让他先去海边待三个月。
当列子归来,伯昏无人问:"海浪拍打岩石时,可曾见过岩石还击?"
列子恍然:"君子当如磐石,不为外物所动。"
这则寓言揭示的处世智慧,恰适用于应对人品欠佳之人。
唐玄宗时期的李林甫,人称"口蜜腹剑"。
他表面与同事交好,转身便在皇帝面前进谗言。
宰相张九龄曾断言:"此人不除,必为社稷之患。"
果然,李林甫后来制造多起冤案,连杜甫都作诗讽喻:"世人皆欲杀,吾意独怜才。"
这种"双面绣"式的小人,就像暗藏锋芒的锦缎,稍有不慎便会伤得体无完肤。
明代李贽在《焚书》中写道:
"夫君子之相与,贵乎道合。道不合而强合,则不免于为小人所忌。"
"夫君子之相与,贵乎道合。道不合而强合,则不免于为小人所忌。"
当我们步入人生的深秋,应该像陶渊明那样"不为五斗米折腰",主动远离那些需要时刻提防的"朋友"。毕竟,余生的每一天都如此珍贵,经不起反复试错。
三、远离"聒噪的蝉"式炫耀者
古希腊哲人第欧根尼住在木桶里,亚历山大大帝来拜访时,他正晒着太阳捉虱子。
面对君王的诱惑,他说:"不要挡住我的阳光。"
这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,恰是对炫耀者的最好回应。
反观古罗马的尼禄皇帝,极尽奢华建造"金宫",却在民众饥荒时举办盛宴,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。
北宋名臣韩琦与范仲淹相交甚笃。
有次韩琦在家中宴请宾客,特意命人取来西域进贡的玛瑙杯。
范仲淹却用粗瓷碗饮酒,韩琦不解,范仲淹笑道:
"此碗已伴我二十载,何须外物增色?"
这种"不以物喜"的修养,让二人的友谊成为千古佳话。
王阳明在《传习录》中说:
"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照心,是犹恶影而入日中,岂能避影?"
"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照心,是犹恶影而入日中,岂能避影?"
当我们老了,更要懂得:真正的修养是向内生长的。
那些聒噪的炫耀者,就像盛夏正午的蝉鸣,徒增浮躁。
不如效仿杨万里"小荷才露尖尖角"的从容,在内心的池塘里培育清凉的莲花。
四、远离"蝗虫"式贪利者
《后汉书·杨震传》记载,昌邑令王密夜怀十斤黄金贿赂杨震,杨震拒收。
王密说:"暮夜无知者。"
杨震正色道:"天知,神知,我知,子知。何谓无知!"
这种"四知拒金"的品格,为后世树立了远离贪利者的典范。
反观南宋秦桧,晚年仍贪恋权位,终落得"白铁无辜铸佞臣"的骂名。
明代徐渭在《墨葡萄图》题诗
"半生落魄已成翁,独立书斋啸晚风。"
"半生落魄已成翁,独立书斋啸晚风。"
这位才华横溢的画家,晚年拒绝达官显贵的馈赠,宁可卖画为生。
他的笔墨间流淌着"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"的傲骨。
这种选择,恰如深秋的红枫,在寒霜中更显气节。
《菜根谭》有云:"势利纷华,不近者为洁,近之而不染者尤洁。"
《菜根谭》有云:"势利纷华,不近者为洁,近之而不染者尤洁。"
当我们老了,那些总想占小便宜的人,就像蝗虫般啃噬着人际关系的根基。
不如效仿汪曾祺笔下"家人闲坐,灯火可亲"的温馨,用清白的晚节,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点。
站在生命的制高点回望,那些主动断交的抉择,恰似黄河九曲终入海时的豁然开朗。
当我们放下势利眼的算计,避开小人的陷阱,远离炫耀者的聒噪,拒绝贪利者的诱惑,
生命的原野自会生长出"竹影扫阶尘不动,月轮穿沼水无痕"的从容。
人生暮年最好的修行,
不是刻意合群,
而是在断舍离中完成精神的丰盈,
让晚晴的霞光,照亮内心的山河。
发布于:山东省